《人民军队》10月27日报道,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,越南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视为一项战略举措,旨在吸引国际资本流入并试点推进先进的数字金融模式。为提升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国际融合水平,有关职能部门需加快同步实施中远期措施。
越南国会关于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决议自2025年9月1日起生效,提出将以统一运营、管理和监管模式,在越南胡志明市和岘港市设立国际金融中心。该中心将根据各市优势,发展差异化的金融产品,确保公平与互补,打造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,提升越南在全球金融网络中的地位并成为经济增长引擎。
按照发展方向,越南胡志明市将成为大规模金融枢纽,重点发展证券、债券、银行、基金管理和上市服务等。越南岘港市重点发展与物流、航运、自由贸易以及工农供应链相关的金融服务。
越南岘港市地处东西经济走廊重要位置,同时拥有深水海港和现代化的国际机场,具备成为支持物流、风险保险以及跨境贸易金融中心的巨大潜力。为推动越南岘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,在2025年越南金融论坛上,财政部副部长阮氏碧玉提出了四大战略支柱:一是海事物流保险金融,重点发展贸易融资、物流信贷、船舶保险、货物保险、再保险以及供应链风险对冲等服务,二是与生产链农业资源相结合的金融,支持农水产品、金属、矿石等可再生贸易交易,连接中部与西原地区供应链,三是绿色可持续金融,发展绿色债券、碳信用、农业气候风险保险,把握全球可持续金融趋势,四是跨境金融服务,按照国际标准发展电子身份识别、电子提单、绿色单证以及跨境支付等。将越南岘港国际金融中心建成包括商品、数据、资本、保险在内的经济流动,构建紧密高效的闭环金融服务体系,提升国际竞争力。
《数字技术产业法》将于2026年1月1日起生效,首次将“数字资产”概念法律化,承认其为合法资产,依法保护其所有权,同时对其在数字技术生态系统中的发行、转让与开发利用提出管理原则,但目前仅建立了原则性框架,尚未出台针对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(VASP)的具体指导性法令和试点机制。
因此,越南区块链与数字资产协会主席、一号Matrix公司董事长范德中认为:越南需设计并颁布一项在金融中心范围内试点数字资产市场的法令,试点期限至少24个月。该法令必须制定明确、完整且详细的机制,以便建立对VASP的许可与监管制度并附带惩戒措施;按照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(FATF)标准实施数字资产交易信息传输规则(Travel Rule);确保受控沙盒机制在监管框架内运行,同时不免除核心的反洗钱、反恐融资(AML、CFT)义务。同时,需制定分三阶段推进的试点路线图,即发布金融中心实施法令及规章以启动运行,开展试点并进行严格监管及定期评估,总结经验、完善制度并正式立法。此种方式有助于金融中心在初期即建立风险管理工具,同时越南积累足够的数据与经验以构建正式法律框架,确保符合FATF标准并可与国际金融中心互联互通。
国际金融中心联盟首席执行官约亨•比德曼博士强调,人工智能(AI)、数字金融与数字资产是推动金融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。对于AI而言,黄金标准是为金融业建设“AI工厂”,即配置给人工智能超级计算的专用数据中心,其要求与常规数据中心截然不同。这类“AI工厂”成本昂贵且需要政府提供资金支持,但将为初创企业带来突破性机会,否则难以承担大型AI项目成本,最终将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压力。
为打造国际金融中心,Tony Blair全球变革研究院东南亚区负责人达米安•希基建议,越南需一项以战略伙伴为基础、具有重点方向的国际合作战略,确定完善法律基础设施与争端解决机制、发展并融入资本市场、促进金融科技生态系统成长、将可持续金融作为核心支柱和发展高质量人力资源等五大优先领域。
在金融科技方面,越南已有活跃的金融科技生态,消费者对支付、电子钱包和P2P借贷等服务接受度强,但要成为区域金融科技中心,在拓展越南国内市场同时,越南国际金融中心还需主动参与跨境金融科技价值链,选择性地与具有技术导向优势的领先国际金融中心建立合作关系,使越南能全面同步扩展影响力。